和历次远征都不同,几乎没有人会怀疑战争的结果……大周已经足够强大了。
依据户部的统计,大周人口超过了四千万,几乎相当于宋代巅峰人口的一半,看起来不多,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人口结构,恐怕会瞠目结舌!
其中十五岁以下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三成五!
十五岁以下,正好是郭威登基之后出生的……大周立国之后,厉行均田,休养生息,释放奴仆,鼓励生育……一套措施下来,成效斐然,许多乡村家庭,基本上是一对父母,带着五六个孩子。
其中年纪大的,已经十岁以上,乡下成婚早,要不了几年,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生育大军当中……叶华预估,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大周将享受一个前所未有的人口红利,但若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会演变成危机!
历朝历代莫不如是,在立国的头些年,人口报复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迅速进入土地兼并阶段,然后就是兼并和抑制兼并的斗争,直到改朝换代……
对于大周来说,是有希望跳出这个怪圈的,因为工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工业带来的强大力量,可以让大周坐拥更辽阔的疆域,拥有更多的土地,安置更多的人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只不过工业需要的是有素质的劳动力,至少天竺人就不合适。
教育!
必须要足够的教育,才能把上千万的年轻人送进工厂,发挥出人才红利。
“所以呢,推行教育,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在北伐契丹之上。”
叶华没有随着柴荣北上,皇帝喜欢享受荣耀,建立超越汉唐的盛世,叶华更享受提升文明的程度。
他以内阁的名义,要求所有作坊工厂与学校对接。
主管教育的李肆更是大力配合,有人愿意投钱,他可没有理由拒绝。
李肆要求所有合作社,必须筹建学校,即便一时建立不起来学堂,也要成立识字班,没有老师,知县,县丞,书吏,全部要去充当兼职教师。
识字率要成为各个地方衙门最重要的政绩考核项目,教育不达标,就不能评上等。
当学生识字之后,并且有了一定的纪律,懂得服从指挥……这时候各个工厂就会派出一些工匠师父,挑选徒弟,进入工厂实习。
表现好的,可以一边领工钱,一边进行学业,毕业之后,就可以进入工厂,直接成为工人!
这一套办法,绝对是有效的,甚至是效果惊人。
首先大军北上,订单雪片一样飞来,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最需要的就是足够的工人。
本来他们也是要自己培养工人的,如今能够和朝廷合作,官府帮着做前期的培养,他们的负担就轻了许多,而且学生进入工厂,半工半读,工钱很少,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培养,毕业之后,无缝衔接,直接上手,绝对是天上掉馅饼。
谁都知道,很多乡下的父母不准许孩子上学,就是目光短浅,觉得学习花钱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做农活。
这种事情可以讲道理,不过叶华觉得,更有效的还是讲利益!
谁说读书不赚钱的,只要够聪明机灵,愿意吃苦,挣钱根本不难,而且还能比父母过得更好,收入更丰厚……
叶华相信,有了榜样,就不难改变人们的观念。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
太小的孩子,进入工厂当学徒,还是残酷了一些,因此叶华要求,必须接受三年以上教育,年龄在十岁以上,才能去当学徒。
而且正式工人的年龄,不能低于十二岁。
这也是叶华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很想把年龄上限再提高一些,可问题是乡下十四五岁成亲的比比皆是,总不能都当爹了,还没有资格进工厂吧!
事实上,在工业化的早期,使用童工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甚至有七八岁的孩子就进工厂,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平均寿命甚至低于十五岁,惨到不行……那正是马导师极力抨击的吃人的资本主义!
“有鉴于童工的问题,叶曦小朋友,为父有个很重要的决定。”
叶曦突然有种乌云罩顶的感觉,大事不妙啊!
“爹,那个我要去给老祖捶腿,告辞了!”
他扭头要跑,哪知道叶华探手揪住了他的脖子,直接提到了面前。
“你现在也十岁了,还上了五年学……你就去工厂实习,半工半读,如何?”叶华笑呵呵的,虽然是询问的语气,但却不容他反对。
小家伙脸都垮下来了,黑溜溜的大眼睛蒙上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