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年4月,后汉朝廷派出3路平叛大军。郭从义领侍卫军讨赵思绾,讨平后即以郭为新的永兴节度使;而新任凤翔节度使赵晖为能去驻地上任,也必须先消灭王景崇的叛军。面对三叛之首的李守贞,刘承祐派出了73岁的老将白文珂。这却不仅要让人兴起‘尚能饭否’的疑问,白老将不得不将军权全部交给监军王峻。于是从夏四月到秋八月,长安城内的赵思绾登上城楼,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一样的景象:讨伐自己的郭从义与赶去讨伐李守贞的王峻这水火不容的两人在自己城下互相对骂。而赶去讨伐王景崇的赵晖也驻军在自己城下,他每天的事情就是给小皇帝写奏折:王景崇是个叛乱分子,请皇帝正式下诏诛之!
三处叛镇和三路平叛大军整整磨蹭了四个月,一个好消息都没传来。终于朝中有人坐不住了。8月6日,四大托孤重臣之一的郭威领命出征,三路大军皆受郭威节度!于是就有了上一幕的郭威邺都招兵。这时有人劝郭威先易后难,先平长安赵、凤翔王两路,遭到振国节度使扈从珂的反对:三叛连横,推李守贞为主。自应先主后次。若舍近攻远,则前有王赵,后有守贞,此乃危道。郭威听从此议,亲率大军来到河中府城下(此时我们的主角赵匡胤估计还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卒),将李守贞团团围困。并敕令赵晖尽快进军凤翔。
3人之中,最先支持不下去的是赵思绾,此时的长安城经过安史之乱以来的数次大劫,早已不是汉唐时代的那个万国都会了。吃尽了粮食,赵思绾开始吃起了人肉,且此君好食人肝人胆,常对人道“吞千枚人胆,则胆无敌矣”,无从查证他是否真的吞食了千枚人胆,但949年7月3日,这三叛之中第一个叛乱的军阀也第一个投降了。郭从义在给郭威老大写了一封密信,得到默许后,于11日果断下了黑手,结束了这吃人恶魔的罪恶一生。
7月21日,李守贞在与郭威大军整整相持了一年多之后,终于以全家**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失败。而在李守贞的家庭成员中有这样一位:她是当年声名显赫的李克用第九太保李(符)存审的孙女,李守贞之子李崇训的妻子。曾有相士说此女当贵为天下之母。估计李守贞的不臣之心就是在那时萌发的:我的媳妇将来都能母仪天下,那我还用说吗?李守贞犯了当年楚汉相争时魏豹一样的毛病:一个听说自己的老婆将来能做太后,就起了反叛汉高祖的心;另一个听说自己的媳妇将来能做皇后,就起了与未来后周太祖对抗的意。只不过两位,你们有没有再问问相士们:这个太后的皇帝儿子是和谁生的?那个皇后的皇帝老公是谁?最后,这位符小姐躲过了自己丈夫的刀剑与公公的大火,并且对着冲入城中的乱兵大声叱道“吾父与郭公为结义兄弟,尔等岂能无礼”(有关符家三姐妹以及她们的爹,不输于‘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的符彦卿的故事,本书将还有专篇论述)
12月,凤翔的王景崇也步了李守贞的后尘,在苦等后蜀与南唐的援军不果后无奈**。
7月,李守贞被平定,8月27日,郭威凯旋回到大梁。9月,准备论功行赏的小皇帝却怎么也没想到郭威竟高风亮节到财宝、官位、特权……什么都不想要。不但如此,他还提出所有大臣应该排排座,分糖果。如京城治安总管史弘肇致力维护稳定安宁,三司使王章努力运转政府财政,枢密使杨邠更被郭威第一个点名表扬,所谓“运筹建画,出于庙堂;发兵馈粮,资于藩镇;暴露战斗,在于将士;而功独归臣,臣何以堪”于是9月5日,在郭威的要求下,汉隐帝遍赏群臣。大家吃好喝好玩好拿好。甚至连远在凤翔前线平叛的赵晖也有加赏。而赵弘殷老将军也在禁军中重新上岗,被编在赵晖部下,参与平叛。在这种普天同庆的气氛中,有两个人的心理却悄悄发生了变化。第一个便是19岁的小皇帝,看着底下的大臣簇拥着郭威欢呼,刘承祐不禁要想:这赏是我发的,旨是朕下的。可是各位:你们怎么只记得郭威的好,而忘了谢主隆恩呢?第二个便是四大托孤重臣中唯一没被郭威点名表扬的宰相苏逢吉。不过说实话,这的确也怪不得郭威。因为要表扬一个尸位素餐,只知捞钱的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最后,刘承祐还是给了苏逢吉他要的小红花。但是君臣、文武之间的矛盾就此种下了。这一幕‘却赏分功’也是23岁的赵匡胤人生中学到的第一课。
949年10月,凤翔王景崇还在顽抗,后汉的北部边境却烽烟大起,辽兵在河北大地肆虐。刘承祐再如何对郭威有疑忌之心,也只能于20日,遣这位‘德高望重’的后汉第一军人北上御辽。同时汉隐帝派了王峻做监军。一年后,他将无比后悔于这一决定。
950年,后汉的最后一年。20岁的汉隐帝终于弱冠成年了。他决定用三个人的性命来给自己送一份成年礼。然而他却不曾料到:这份成年礼的代价将是他的生命与他的王朝。
平心而论,这样的结局在刘知远的托孤病床前就已经注定了。刘知远像中国所有父亲一样,总是希望把所有最好的留给儿子,却忘了问儿子要不要。中国历史上,由于‘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出现了不少小皇帝。而当这些小皇帝幼年,不能独自处理政务时,就必须有人代皇帝摄行政务,这便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