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几名黑衣护卫簇拥着一辆外表很普通但是很宽大的马车,来到了幽州东门外。能够并行四辆马车的宽阔城门被分割成了三条道,近百名幽州军士卒正在检查过往行人的照身帖,并且和本人仔细对应。
照身帖是商鞅首创,在一块五寸长、三寸宽的小竹片或者小木片上面刻上持有人的相貌和姓名,是最早普及全国(秦国)的身份证,只可惜商鞅变法失败之后很快就被废除。
去年大批流民涌进幽州,为了能尽快控制这些人,确保幽州各地的安稳,公孙续强势推行了照身帖制度,不管是原籍幽州还是迁移到幽州的外地人,都必须去当地官府办理照身帖。当时公孙续规定的时间是五个月,声称五个月后没有照身帖的人不但会被罚没一大笔钱,而且会被强制苦役一到三年不等,严重者甚至会被罚没分土地。为此公孙续不惜出动了大批军队,配合各地官府办理此事,违抗者严惩不贷,其结果也令他十分满意,如今居住在幽州的二百四十多万人,有九成以上的都办理了照身帖。
更有甚者,公孙续还把后世出现的保甲制度拿了出来,和照身帖制度配合起来使用,一下子稳住了混乱的局势,那些别有用心者无不被百姓们揪了出来,让那些想看公孙续笑话的人大失所望。正是因为这两项制度的强制推行,幽州才能在人口暴涨数倍的情况下维持住了稳定。按照公孙续的设想,最迟年底会在并州推行这两项制度,进而在以后攻占的地盘都广而推行。
看着前面长龙般的队伍,身材高大的护卫头领皱了皱眉,策马走上前去。
一名士卒发现有人试图插队,立即用长枪指着对方,喝道:“站住!去后面排队!”
护卫头领停了下来,把一块腰牌扔了过去。
士卒接过腰牌一看,只见上面刻着‘将军府一等侍卫、公孙丙’几个字,顿时吓了一跳,对那护卫头领做个‘稍等’的手势,转身跑回去把腰牌递给一名军侯。
那军侯仔细打量了一下腰牌,点点头道:“是真的!让他先进城!”
士卒走回去,把腰牌还给那个叫公孙丙的侍卫,躬身道:“大人,请入城。”
公孙丙接过腰牌,对后面挥了挥手。
其他的护卫立即驱赶着马车,绕开人群向城门走来。
这士卒不禁吓了一跳,能让将军府的一等侍卫随侍左右的,肯定是将军府的贵人,说不定就是公孙将军的家眷。还好刚才态度还算不错,若是言语唐突得罪了贵人,只怕下场堪虞啊!
等待的人群中,一个衣着华贵的矮胖男子站在一溜马车前,看着那辆插队的马车,有些不忿的叫道:“某有官府开出的文书,而且愿意出十贯钱,结果却不能先入城,那辆马车为何可以插队?”
“这位兄台是外地人吧?”身后一个穿着灰色锦衣的男子笑着询问。
“不错!某乃扶风人,去天津购买了一批海盐,急着运回去,没想到在这里排队都排了一个时辰了!对了,兄台为何一眼就看出某是外地人?”
“呵呵……这很简单!州牧大人已经取消了城门税,看守城门的将士若是敢收取钱财,被查出来会掉脑袋的!”
“难怪!”矮胖男子有些羡慕的咂了咂嘴,若是关中等地也取消城门税,他这一趟最少能省几十贯钱。只是心里还是有些好奇,那辆马车上到底是什么人?
锦衣男子看出了对方的心思,低声道:“那辆马车……应该是将军府的!否则城门卒是不会让其插队的!”
“哪个将军……”矮胖男子一言未了,马上明白过来,瞪大双眼小声问道:“公孙将军?”
锦衣男子点了点头,目光炯炯的看着那辆马车,十分惋惜自己没有和对方搭上线的机会,否则家中的海盐买卖肯定会迅速壮大。
在那名士卒的引导下,马车从最右侧的分道驶入了城门。
“呜哇……”这时马车内传出一个婴幼儿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女子的低声安慰。
‘车内莫非是将军大人的千金?’附近的士卒们都在暗自猜测,神情十分兴奋,能够迎接公孙将军的千金入城可是难得的殊荣,回去后能在其他人面前好好吹嘘一番了。
马车内,侯悦轻拍着怀中的婴孩,嘴里低声呢喃以示安慰。和一年前相比,她的相貌并无多大改变,只是头上却多了几许银丝。
尔玉坐在侯悦对面,轻抚着婴孩的小手,脸上充满了慈爱的笑容。侯悦怀中是她和公孙续的女儿公孙祯,一岁多一点大,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汇,被侯悦和公孙续视若掌上明珠——这一点让尔玉十分欣慰,她原本以为自己生了个女儿会让夫君和婆婆不喜。其实侯悦起先确实有些不满意,只是这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给她减轻了不少公孙瓒逝去带来的悲怆,如今她对小丫头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公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