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郭嘉。
荀贞笑道:“好,那我就从谏如流,志才,你之此请,我许了!”
却是董承所部,尽管不能说没有战力,然如与关羽、许定所部相比,又哪里称得上精兵?戏志才之所以请求荀贞把董承所部也交给他统带,带去洛阳,其意非常明显,所为者不是董承所部乃精兵,而是为荀贞除去掉讨伐袁术时的一个朝中隐患。
朝中现在反对荀贞的大臣里边,有兵权的只有董承,尽管董承的部队不多,只有两千来人,当荀贞在许县时,自是不怕他这一两千人,可当荀贞亲率兵马离开许县,在南阳与袁术开战之后,董承这一两千人若是还让之留在许县,就不太让人放心了,有可能会闹出些乱子出来。
——即便这种可能性很小,可就算是一点点的可能,也不能容其存在,必须将之预先掐灭。
亦因此,戏志才在说如果把董成调给他之后云云时,说的是就能保证荀贞进讨袁术更加万无一失,而不是说的他防范袁绍等那边就更会万无一失。
堂中诸人,无不聪颖,所以戏志才此话一出,根本不用解释,就都知道了他是为何意。
这时得了荀贞的接受,此事便算定下。
——至於董承会不会愿不愿意跟着戏志才去洛阳?这不在荀贞、戏志才的考虑中。一道奏请上到朝中,保证朝中会通过就可以了,董承个人的意愿无足轻重。
戏志才说道:“明公方才说想到了三条防范之策,这第二条是什么?”
“便是檄令徐荣诸将,即日起便严防备战,广遣斥候,探查邺县、太原、关中动静。”
戏志才问道:“第三条呢?”
“这头两条以防御为主,我之第三条,意以胁攻为主。”
程嘉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他说道:“明公是要檄令兖州、青州的驻兵作势威胁冀州东界?”
“正是如此。”
荀彧问道:“敢问明公具体打算如何调动、安排?”
“青州方面,已檄子龙、田楷入驻平原郡,我意再檄仲仁,令他大张旗鼓,增兵济南;兖州方面,我意檄潘璋在东郡秣马厉兵,并檄文谦,令他率部出山阳郡,西驻入济阴郡。”荀贞环顾堂中诸人,问道,“卿等以为何如?”
众人皆无异议。
郭嘉笑道:“明公此三条,前两条是守,后一条是作势攻,堪称攻守兼备,再加上幽州刘和、鲜於辅、阎柔的配合,足能将袁本初钳制在冀,令其不得南下半步矣。”
勤王长安这一仗,不但增长了荀贞政治上的名望,也不但使他获得了“奉王命以讨不臣”的大义,并且此战之后,於整体的战略态势上,他也占据到了对袁绍的相对主动。
通过得到弘农郡,荀贞稳固了他对河南尹的控制。冀州东边是青州、兖州,南边是河内、河南尹,稳固了在河南尹的统治,亦就等於说是,荀贞现下对冀州基本形成了一个东、南两面的半包围。
——随着幽州已向朝廷表示服从,那么在消灭掉公孙瓒后,袁绍若是不能尽快地把幽州打下占据,冀州周边的战略环境还会进一步恶化。好在一点,袁绍提前已在并州布局,把高干、曹操派到了并州去,算是保证了冀州西边的环境安全。
当然话说回来,一方面看,是荀贞对袁绍眼下形成了半包围,但反过来看,袁绍和荀贞两边地盘接壤的地段太长,又何尝不是袁绍随时都能选择其中一点向荀贞发起进攻?特别是东部青州、兖州和冀州交界的地段,除了黄河,荀贞这边无险可守,黄河一旦被袁绍突破,兖州腹地就将任由袁绍部的兵马驰骋,因是,这个半包围只是“相对”而言。这些且不必多说。
话既到此,却是不妨再提一下张扬。
也正是因为荀贞稳固了在河南尹的统治,对袁绍基本形成了半包围,故而张扬所控之河内郡在当下的重要性才会得到提升。当前的情况下,河内郡事实上已经成为冀州南部与荀贞地盘间的缓冲地带。又也正是出於此故,张扬才敢遣使入朝,才敢向荀贞示好,而袁绍对他的这些举动却能暂加忍耐。但又像荀贞说的,凡事还是要靠自己,与吕布相近,张扬的示好亦是不足为信的,可以确定,在将来与袁绍的抗衡中,荀贞如果落到下风,张扬他必然摇身一变,又会去紧紧抱住袁绍的大腿。故而张扬说的那些“愿为荀贞抵御袁绍南下之屏藩”这类的话,荀贞也就是听听,亦就罢了。因在刚才说到防御袁绍的三条对策时,荀贞压根没涉及张扬。
三条对策,两条守南线,一条威胁进攻东线,有攻有守,甚是全面。
这第二件防范袁绍此事,也算是已经议定。
戏志才说战前需先做好三件事,这前两件,荀贞都能料到是什么,却第三件,荀贞一时没有想到是什么,便问戏志才,说到:“卿言三事,这第三件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