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报的基础上的,没有情报,连敌人是谁都闹不清,哪里有谋略可言。万历末年以来,海面上的各路好汉旋起旋仆,名号众多,官府文书中留下名号的大股有几十号,但是他们的实际状况,官府了解极少,大多是道听途说。
至于刘香,不过是崇祯初年才兴起的一股势力,不过近几年扩展极快,俨然已经成为珠江口的一患,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吕、李两位虽然有心为东主分忧,只是他们自己对这海寇也不见得比王尊德更了解,谈何出谋划策?李息觉搜肠刮肚想出来的,无非是当年胡宗宪等人对付倭寇的陈年伎俩,谈不出什么新名堂来。
倒是吕易忠在旁一直不出声。在他看来李息觉的谋略都是可行之策,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东主根本就不打算大规模清剿海寇,就算想,也无能为力,一句话,没钱。
不管是迁海、加紧岸上商品输出的逻查、编练沿海沿江各处乡勇……这些措施全都需要时间和金钱。现在官府的状况就是缺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官府是即没有钱也没有时间,而制台大人是觉得没有时间——吕易忠在揣测上意上要比其他人高明,他结合最近的朝野局势和两广福建的状况,很快就明白了东主实际的想法:这东南沿海剿海寇的彩头不能全给熊文灿得去了。
自从郑芝龙就抚之后,东南沿海的各股巨寇杨六、杨七、李魁奇等人在两三年年里先后覆灭。熊文灿的“靖海能员”的名声已经为朝野所认同。这样的局面下,继续在广东肆虐甚至还在不断膨胀的刘香就变成了一个难堪的对比。总督两广的制台大人必得要有一番作为才行。
虽然知道东主的想法,但是出主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思索着面对的局面:眼下不是嘉靖朝,朝廷钱粮尚多,能造船练兵。现在东主只有这么大一个盘子,不能四面开花,多路出击,只有找准一股海寇痛剿,来个大获全胜,俘获匪首才好。而且朝廷的水师向来海战不力,必得能陆战建功的地方才行。
“要是有个双屿、屯门之类的地方就好了。”吕易忠道。
李息觉也是颇为精明,立刻就明白了,也跟着点头道:“正是。”
嘉靖年间,浙江、福建的商人勾结海盗走私贸易,为了躲避朝廷的管制,在浙江舟山双屿岛构建了一个地下海贸商业重心。海盗头子李光头、许栋在浙闽海商的扶持下,势力急剧膨胀,双屿岛几乎成了国中之国,朝廷收不到一文钱商税,海商们却赚的脑满肠肥。嘉靖二十六年,右副都御使、南赣巡抚朱纨出任浙江巡抚,提督浙闽海防。次年,他集结重兵攻打双屿岛,把海盗一网打尽,焚毁岛上的商馆、城寨,堵塞航道,彻底将这个榨取朝廷财富的吸金岛屿夷为平地。
双屿岛之战大获成功,也成了教科书般的战例。吕易忠的意思是,找到一个有固定根据地的海盗团伙,以雷霆之势,一举将其摧毁,而飘忽不定、行踪难觅的刘香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