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机的威望大跌,但是仍旧改变不了他现在仍旧受天子倚重的事实。
前几天刚刚传出来的封赏结果,就明明白白的确认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李廷机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天子的意思,也是帝党一脉的态度。
再说这个署名之上,还有一个吏部尚书孙丕扬的大名,有心人现在都看得出来,这位吏部的孙天官,现在是唯天子是从。
既然他都联名了,那么只能说明,这份奏疏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是得了天子的授意!
也就是说,这份奏疏的意义就标志着,朝廷当中出现了第三个声音,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背后有天子站着,可想而知的是,这个声音不会弱于任何一个派系。
而这个新出现的声音,看似和前两个都有共同之处,但是实际上却有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说支持王锡爵这一脉的,老首辅的整个改革方针都有一个大前提的保证,那就是朝局的稳定,对于一个执政多年的首辅来说,他亲眼见过张居正的改革又多么惨烈,所以他清楚这种通过高压强控的方式展开的改革是无法保持长久的。
张居正在时,他的新政无人能够置喙一言,但是张居正一死,他的努力便立刻就化为乌有。
有了这种前车之鉴,老首辅心里一直觉得,要真正的长久的将改革维持下去,就必须首先保持朝局的稳定,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团体,才能保持这个改革方针的持续性。
所以他宁愿一直等待,等到自己有能力将朝中大部分的势力都拉到自己的这一边,这样一来,他才有把握,自己的改革不仅会成功,而且会延续下去。
他不是不知道,所谓的重内阁轻六部会让天子心中不满,但是如今六部暗弱,六部尚书当中没有一个人以强硬著称,而内阁当中却是有着浙党和帝党这两大派系的带头人,甚至还有科道一脉极有威望的衷贞吉,只要能够和他们达成一致,那么朝廷的大部分力量也就握到了手中。
这才是他最初提出这个建议的用意,原本他以为,天子新晋登基,纵然会心有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今的动作太快,手腕太强,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在朝局当中竖起了威望,并且拥有了足够和他叫板的力量。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由着沈鲤和朱赓和皇帝争什么矿税之事……
不过现在后悔也无用,叶向高的这份奏疏,或者说天子的意思已经是明明白白了,他既然要动手,就要好好的整肃一番朝堂,和朱常洛所预料的不同的是,如今的朝堂之上是一副什么状况,王锡爵的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说是无官不腐一点也不过分。
闲暇时候王锡爵也曾看过一些时下的话本,这些故事里有一句话给老首辅的印象很深,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官场贪腐之风有多么盛行。
但是老首辅更清楚的是,这种状况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要动手整饬,就必须要大动筋骨,真要追查下去,朝廷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要纷纷落马,毫不客气的说,真要是按规矩追查,这朝会上的人,至少有七成都要丢官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