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水、西肥水和北肥水上的船只,当然都是中都留守司根据大元帅府的命令留下给清军的,目的就是要方便他们渡淮南下。
引诱清军渡淮是大元帅府军令卫根据朱慈烺的令旨所制定的两套决战方案中的一套。
另一套方案就是在洪泽湖北岸进行决战——黄得功现在正依据命令,率部沿着汴河河道向洪泽湖退却。在豪格抵达蒙城的同一天,他的部队已经退到了虹县一带。如果再向南退,就会进入泗州地界。此时的淮河在泗州一带有个大拐弯,形成了泗州三面环水(其中西、南两面临淮,东面靠着洪泽湖)的地形,境内溪流众多,水网遍布。而泗州城又经过棱堡化改建,极为坚固。
黄得功部只要退入泗州,基本上就算万无一失了......豪格如果跟上去,那他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朱慈烺就会率军渡淮,绕到豪格背后,封堵上他的后路,迫其决战。
不过这套方案似乎没有奏效,豪格只是派了三两千骑兵驱赶了一下黄得功,就没再理睬他——在豪格看来,黄得功掩护着高杰的侧翼,而高杰的正面则对着多尔衮、多铎兄弟的心腹多罗贝勒尼堪。如果把黄得功给打垮了,高杰没准又得跑路。
这样邳州、宿迁、睢宁、桃源、沐阳、朐山(海州治所)、赣榆等州县,又得落在多铎手里......这样多尔衮、多铎就太得意了!
所以在黄得功跑路后,豪格就将自己的骑兵招回,然后全军沿着涡水步步为营,向南推进。
没错,豪格这一路清军从占据亳州开始就每隔二十里下一寨了,而且还是依着涡水下寨。每一寨都会留下落干八旗兵、汉军和绿营兵。还在亳州、宿迁、太和、颖州、蒙城等州县驻扎了一些守军,派出了州官县官。
既然豪格没有追着黄得功打,那么将其引诱至洪泽湖以北一带痛击的计划也就失败了。
如此一来,大元帅府就只能指望诱敌渡淮可以成功了。所以才会下令给中都留守司,在放弃淮北地盘的时候,给清军留下一些船只。
而这番操作,其实是多余的。因为豪格、鳌拜一开始就做了渡淮南下的准备——如果他们俩没这心思,就凭朱纯臣、侯恂、李岩用兵的本事,压根不可能把豪格、鳌拜这样的角色骗过黄河。
而豪格、鳌拜之所以敢渡淮,当然也是有所凭借的。他们的凭借,除了骑兵的绝对优势和八旗天兵强大的“督战能力”,就是一支强大的炮兵了!
满洲人从努尔哈赤时代起,就非常重视火器,特别是红夷大炮!而在他们入关并迁都北京后,又经历了多次攻城战和围城战,自然总感到火力不足了。
所以多尔衮一再下令各旗汉军全力以赴铸造红夷大炮,还千方百计搜集善于铸造的工匠,直接编入八旗汉军。另外,多尔衮还在山海关和宣府镇搜罗到了不少红夷大炮。
因此到了崇德二年的时候,八个旗的汉军都有了一到两个红夷大炮牛录。
而跟随着豪格南下的八旗汉军部队分别来自正蓝、镶蓝、正红、正黄和镶黄等五个旗,一共配备了四个红夷大炮牛录,总共装备了四十门红夷大炮!
这些大炮不仅可以攻城,也可以架在大江大河边上封锁航道,而且还可以用来野战!
因此在多铎和鳌拜看来,渡江也许不容易,但是渡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他们还打算在淮河上架设浮桥,并且在浮桥两岸修筑炮垒,布署红夷大炮以封锁航道,避免明军水师破坏浮桥。
这样他们渡淮以后就能进退自如,即便不能完胜,也能饱掠而还......
如果豪格能饱掠淮南而还,多铎又陷在山东这个没什么油水的泥潭里出不来,那么多尔衮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