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在中国称为自生火铳,早在崇祯八年刊印的《军器图说》中就已经出现了。而在朱慈烺执掌大权的时候,广东的佛山和福建的安平,已经能够少量生产自生火铳和转轮打火铳了。
不过大明自产的自生火铳和转轮打火铳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装备——燧发枪是16世纪末由法国工匠马汉发明的,而到了30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燧发枪的时代才刚刚来到。
也就是说,从发明到完善再到普及,几乎用了半个世纪!
而朱慈烺没有半个世纪的耐心,也不知道怎么设计和制造一款真正好用的燧发枪,所以他决定走购买和仿造的路线。
因为李少游从欧洲带来的样品和工匠,仿造燧发枪的进展非常顺利。现在皇家商会的南京枪厂,上海的沈钢,福建安平的郑铁和佛山两家铁坊,都已经拿出了质量可靠的样品。
不过朱皇帝并没有马上将大笔的订单交给它们,而是发布了一个“设计订单”——他想要的是一款质量过硬、威力强大、便于生产和使用的制式燧发枪!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给这些工厂一点时间,让他们训练更多的技术工人,采购更多的设备。
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这些工厂的设计能力——只有真正能够设计一款制式燧发枪,才算真的“抄”会了。
抄技术在这个年头并不丢人,其实朱慈烺的“金手指”欧洲人也在抄!
比如孔代亲王就抄了套筒刺刀和定装纸壳弹药的点子,也没一点要付专利费的意思!
这种都是“看一眼就会”的技术,朱皇帝也没法保密啊!
另外,“曲阜出土”的《子论格物篇》已经让汤若望带去欧洲了!估计已经有不少欧洲的哲学家在研究呢——大明的读书人要拿这个考官,都人手一本了,也不可能防扩散了!
而朱慈烺刚刚编写完毕的《高等算学》,要不了多久也会流到西方去。
这个《子论格物篇》和《高等算学》里面可都是有好东西的!朱慈烺掌握的哲学和数学知识,在许多方面超过了17世纪的欧洲学界——朱慈烺并不知道这个时代欧洲人自然哲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他拿出来的东西,有不少是可以给西方学界拿去研究的。
科学技术这个东西,其实是不分国界的,有国界的是科学家!即便是科学有国界,吃亏的也不是抄人家的一方,而是被人抄的一方啊!
明朝的闭关锁国所造成的最大的不良影响,就是影响了东西方的技术交流。
而朱慈烺上台后,则一直在努力推动这种交流——当然是学习人家的技术为主了,在技术交流的问题上,好为人师是要不得的。
所以朱慈烺是不会推动科学技术外流的,他只好加速学习和引进的过程。
而在他的推动下,大明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状态,已经到了开始出成果的时候了。
就在北清忙着内战的时候,大明的第一次“太学高考”已经完成了——这其实是一场挑出聪明人的考试。得在没有老师、也没有什么参考书的情况下自学成才,还得对《子论格物篇》中某些简化和浓缩的哲理进行展开和深入的分析。
为了让这场考试看上去更像科举,朱皇帝也采取了“会试”和“殿试”两步走的考试方式。
会试考“经”、“算”和就默写《子论格物篇》。“算”就是做数学题——朱慈烺亲自出题考核,他当年可是数学学霸,现在还记得不少刁难人的题目呢!而“论”则是最难的,得写出自己对一条“论格物言”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