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亲们,求点推荐票,也请订阅,拜托!
…………
骑兵作战并不是那么简单,首要前提是战马需要足够的热身,等待热身之后才能进入最佳的冲刺状态。
显然,姚家骑兵才活动不到一刻钟,看战马的呼吸节奏和流汗状况,战马小小地奔跑一刻钟很难完成热身。
不管是不是热身好了,战局有需要的前提下,几段急促的号角声中,率队的羌族军官只有带头转向。
发现羌族骑兵即将攻来,汉部这边敲响了紧促的战鼓声,军官不断呼喝着军令。
作为应对的是长矛兵开始组织枪阵,他们的长矛长度约是四米,矛头被半斜着指出,矛底部紧紧地杵在地面。一杆又一杆的长矛半斜着竖出去,看去就是一排排密集的尖刺之林,步兵历来就是用紧密的队形抵挡骑兵,那是从上古先秦时代就传下来的战术。
长矛兵身后的弓箭手亦是在布置箭阵,他们大概是一个队五十人为一个小箭阵,再由众多的小箭阵组成一个大箭阵。
被人墙挡住的车弩部队,一声声的军令声中被摆布起来,器械兵紧张又快速地调整车弩,他们听从军令将射击方向和角度一再调整。
车弩除了因为刘彦的建议被撞上绞盘加快装填速度,其余没有太特别的地方,甚至只是单射车弩,那是汉部没有掌握再过高深的技术,有心研究双射或是三射,乃至于是三射以上,可惜的是暂时没有太多的成果。
步兵一旦组成严密阵型,骑兵肯定不会直愣愣就撞进去,骑兵该做的是不断地进行袭扰。
羌族骑兵当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在号角声中不断拉开彼此的距离,能够骑射的骑兵逐渐成为前锋,拿起了角弓进行搭箭。
“射!”
却是汉部的弓箭手先行射箭,这一次采取的是一次性的覆盖。【愛↑去△小↓說△網w qu 】一轮射箭之后,羌族骑兵的前锋不断有人或马中箭重重地摔在地上。
事实上就是步兵射出的箭矢会比骑兵远,那是一件极为简单的道理,骑兵的角弓受于弓弦的原因大概就是能射七十步到八十步,最大的杀伤力仅是三十步左右。步兵的弓可以射百步以上,最大杀伤范围该是达到五十步?
在过去的历史上发生过太多骑兵难以进攻组成严密阵型步兵的例子,最为出名的是李陵率军五千被围困,结果是被匈奴且鞮侯单于以三万骑兵围困于两山之间,李陵以辎重车组成简易的车阵,是直至李陵军将箭矢消耗完毕才投降。而在投降之前,李陵军消灭的匈奴骑兵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以上。
出城而战的汉部军队没有车阵,可组成长矛阵其实也不赖,再有就是几轮齐射之后,弓箭手再次进行波段射击,羌族骑兵最后连靠近都不敢,只能是于汉部弓箭手射程之外游弋。
“太荒谬了!”姚兰既是惊恐又是郁闷:“竟然会这样!”
其实,不然还能是哪样呢?骑兵是能够克制步兵,但除非是甲骑具装,不然骑兵从来都只是在调动敌军步兵,使得敌军步兵移动中出现混乱,等待敌军步兵的阵型乱掉也不再是密集阵型,骑兵面对才能发挥出该有的威力。
“攻击混战的敌军吧?”王腾还算冷静:“攻其必救,将敌军调动起来。”
姚兰并没有昏了头脑,自然清楚应该怎么做。
在中军战场,两千系统剑士为前导已经打得刘徵的青州兵不断后退,随着战场不断向前移动,留在身后的是一地战死的尸体,哪怕是有青州兵仅是受伤未死,亦是会被跟随在系统剑士身后的汉部士卒补上一记。【愛↑去△小↓說△網w qu 】
刘徵正要派人向姚兰求援,却见两翼的羌族骑兵在一段号角声中再次发生变化,两翼各自留下少量骑兵,其余则是脱离战场进行迂回,看迂回的方向是要攻击正在推进的汉部中军后侧。
胡人大多是使用号角传递军令,华夏文明则是倾向于使用战鼓传递军令。不能说谁比较好使,大抵就是一种习惯使然。其实说白了也简单,既然胡人是使用号角,一直是与胡人交战的华夏文明总该换个别的,要不一样都是号角辨认起来着实麻烦。
刘彦当然有发现羌族骑兵是要去攻击哪里,他“呵呵”笑了几声摆了摆手。
战鼓声“咚咚咚……”再次变得有节奏,汉部左右两翼的部队缓慢地移动起来,处于前端的前导部队停下推进转为防御。
轰鸣的马蹄声在汉部军阵中响起,该有六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