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书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五章 香火奉我心中养神(第1页)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坐在马车上,看着沿途风景,陈错长叹一声,深切感受到了佛门在南朝,尤其是在建康城影响。

他今早从城东东篱门出了建康城,沿着城郊小路一路向北,到那蒋山转而向西,过东门桥,又顺着覆舟山和玄武湖行走,最后自北门归入建康外城。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寺庙,见了不下二十座!

“好诗啊!”

边上,侍候车边的陈海,第一时间开始了例行吹捧。

陈错未将马屁放在心上,指着远处半山上的那片连绵寺庙,问起边上向导。

“那是哪家寺院?”

“是归善寺,寺主是有名的善人,施粥劝善,收养孤儿。”

向导乃一猎户,名为马吾,出身南康一系的庄园,对建康城十分了解,因而被陈海选来领路,“这寺庙,在高祖时兴盛,有诸多大殿,香火鼎盛!”

陈错点头称赞了一句,道:“山野之中有庙,回到外城还有大寺,再往南就到潮沟了吧?这寺庙所居之地,可是金贵了。”

马吾笑道:“君侯英明,再有六七里地,就能看见潮沟了。”

陈错又道:“潮沟府邸云集,归善寺离潮沟不远,该是有些人气的,过去看看。”

陈海正揣摩着陈错心思,一路上那么些个寺庙,君侯只是了解询问,就驱车前行,根本未动拜访的念头,现在见了归善寺,却要一观

想到此处,陈海心中已经了然。

他这主上,想选个离城近的、人又多的寺庙。

事实正是如此。

陈错出行寻寺,不是真要拜佛,是为了防备恶鬼侵袭,寻个佛家之地暂住。

周游子虽未明说,但陈错猜测,此世佛门寺庙该有伟力,可以辟邪,托庇于寺庙,恶鬼再来,可受庇护。

不过,城外郊区多荒野丛林,常有走兽飞禽,即便是看着宏伟壮观的大寺,夜色降临,也难免有几分荒野古庙的感觉。

有鉴于此,陈错便想要离城池近点,而且周游子若是归来,离城较近,也能尽快得知、前往,与之碰头。

想着想着,他乘坐的马车已到寺庙外围。

“此处就要下车了。”

马吾在车外提醒,“自此处始,到寺庙跟前,广袤土地都是寺庙所属。”

陈错诧异不已,走下车来,抬头眺望,寺庙还远,周边连片的肥沃农田,乡间半途,还有一座石亭。

道路两边,有诸多农夫耕作。

“这些人是?”

“寺庙的佃农,归善寺说是有数十倾地,此处只是部分,城外还有不少。”

马吾如数家珍,“寺中不仅有佃农,而且武僧众多,时常出城巡查,扫荡匪患。”

陈错循着陈方庆的记忆碎片,问道:“寺庙有这么多的土地,为何还经常找世家、世人募化?”

“听说是为了不忘根本。”

马吾有些不确定。

陈错点点头,不复追问,带着陈海、马吾与三两随从,走在田间小路。

两边,岁月静好。

远处屋舍有妇女劳作、孩童嬉戏,一副男耕女织的画面。

陈错刚想称赞两句,忽的浑身一沉,就有几分不爽利,头上流出冷汗,微微眩晕,意识到不对劲。

“这是怎么了?”

他心中一急,抬头一看,眼睛瞪大,居然在寺庙之上看到了一座大放光芒的佛陀!

似乎是为了回应陈错目光,那佛陀倏的膨胀,直落下来,有几分泰山压顶之势!

陈错猛然停步,无形压力临身,又令他后退两步,深吸一口气,定睛再看,却又找不到了。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星魂剑魄

星魂剑魄

超脱四部曲第二部,无论生魂还是死魄,这一世,愿与你走超脱之路,成万古之尊!...

这个农民有点虎

这个农民有点虎

穷乡僻壤出刁民,英雄每多屠狗辈。当一个人被狗娘养的现实逼向一条成则英雄败则狗熊的道路他应如何抉择?佛说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生牛马。于是他龙行浅水厚积薄发,飞龙在天睥睨天下!这是一部枭雄的史诗,这是一部传奇的赞歌。(书友扣群466715879)...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萧白,被人称之为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在时代系崩溃的前夜,很幸运的来到了1986年。八十年代,是一个躁动的年代,是各路英豪野蛮生长的年代那时,东欧尚未巨变,老大哥依然坚挺,股票和期货还都是历史名词,国内正在摸着石头过河曾经登上过顶峰的大佬表示,重活一次,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要让自己过得舒坦!至于赚钱神马的,那都不叫事儿。...

我和女同学的都市生活

我和女同学的都市生活

我从小受人欺负,直到那一天,我开始逆袭了这是本爽文,让你继续爽到爆!!!书荒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老书我和女同学的荒岛生涯链接地址httpwwwheiyancombook64418...

农女柳月牙

农女柳月牙

女主穿越古代,以种田为生,为母亲和两个年幼的侄女撑起一片天。友情爱情双丰收,一对一。平凡农家生活。...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第一年他穿越成为了镇守边境的大将军。第二年面对边境军饷被扣,军粮延迟,数十万大军连饭都吃不饱,他开启了商路。第三年边境帝国来犯,面对多出数倍的敌军,他默默的拉出了红衣大炮。第四年天人境高手来袭,进行斩首行动,他静坐城墙,城门大开,空城计吓退敌人。第五年边境气候干燥,土地贫乏,他默默的拿出了系统改良的天龙粮种,亩产是寻常粮种的十倍。第六年匈奴来犯,几十万骑兵来的快,去的也快,他默默组建了一支火枪队。第七年边境城墙风化,即将面临坍塌,将士心中焦急,他默默的拿出了水泥。第八年军费告急,各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